新能源乘用車電驅動系統高靜謐低振動
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公示材料
一、項目名稱
新能源乘用車電驅動系統高靜謐低振動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二、提名單位
重慶市巴南區人民政府
三、提名獎種、提名等級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四、主要完成單位
1、重慶理工大學
2、重慶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3、江蘇大學
4、中汽研新能源汽車檢驗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5、重慶清研理工汽車檢測服務有限公司
五、主要完成人
1、郭棟 2、孫曉東 3、劉子謙 4、邱子楨 5、李明 6、曹冬冬 7、易鵬
8、羅瑞田 9、辛玉 10、方川
六、項目簡介
項目圍繞制約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電驅動系統核心關鍵技術瓶頸—聲振性能預測優化、試驗檢測和裝備關鍵技術展開攻關,攻克了電驅動系統多維動力學參數精細設計、多物理場耦合統一建模分析、全速域聲振性能優化和融合駕駛場景的臺架測試評價難題,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驅動系統聲振性能分析、優化設計與試驗測試成套技術,實現了大批量產業化應用。主要創新如下:
(1)針對電驅動系統聲振品質預測中多維動力學參數動態時變難表征、多物理場交叉耦合難統一等關鍵問題,提出了基于多物理場耦合矩陣的電機參數動態建模方法和考慮減速器六自由度系統變形的齒輪副傳遞誤差分析方法,實現動力學關鍵參數的精細表征;建立了綜合考慮場路耦合、機電動態耦合關系的電驅動系統多維多層級耦合模型,實現了電驅動系統多物理場耦合動力學統一建模;提出了整車駕駛工況向電驅動系統工況的瞬態映射方法,探明電驅動系統非線性聲振特性及關鍵參數影響規律,為系統性能優化和試驗開發提供了理論基礎與技術支撐。
(2)針對電驅動系統聲振響應優化中機電復雜非線性特性考慮不足、分析工況覆蓋局限等問題,提出了基于田口法與非支配排序遺傳算法的永磁電機轉子結構拓撲優化方法,建立了轉矩脈動抑制與誤差補償相結合的自抗擾魯棒預測控制策略,顯著提升了系統動態響應與抗擾動能力;自主開發了基于整車駕駛場景的全速域NVH優化方法,實現了全速域工況下聲振響應特性優化,為電驅動系統性能優化和整車匹配性提升提供了系統化解決方案。
(3)針對電驅動系統噪聲源精準識別與聲品質評價中的量化表征難題,提出了結合EEMD與改進AESSAICA的試驗方法,提升了噪聲源分離與客觀聲學評價的效率,參與制定了團體標準《純電動乘用車一體化電驅動總成測評規范》;通過融合整車駕駛場景動態工況,提出了電驅動系統聲振特性試驗方法,突破了臺架試驗與實際駕駛場景關聯度低的技術瓶頸;研制了具備多場耦合特性模擬與動態響應采集能力的NVH試驗測試裝備,實現了電驅動系統在復雜工況下的高精度聲振性能測試,為新能源乘用車電驅動系統聲振品質開發與優化提供了技術支撐。
023-68671887
18983616278
傳真:023-68671890